桂花树栽培中对土壤黏土矿物研究
土壤黏土矿物形成于矿物转化过程之中,在同一气候条件下,即使土壤母质所提供的原生矿物不同,土壤所形成的主要黏土矿物类型也会大体相同,特别是在土壤表层的黏土矿物,代表着土壤所处生物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较稳定的黏土矿物类型组合,体现出土壤黏土矿物的形成与类型在空间上的地带性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水、热条件在空间上变化明显,土壤矿物质的分解过程和黏土矿物的形成特点与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中国土壤黏土矿物空间分布的特点,可划分出如下土壤黏土矿物地带:
以水化云母为主的土壤地带
我国新疆、甘肃西部和内蒙古西部的荒漠、半荒漠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土壤矿物风化过程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分解处于初级阶段,相应地,土壤中形成的黏土矿物以水化云母为主,含少量蒙脱石。土壤表层黏土矿物颗粒的硅铝率大于50,黏粒中K2O的含量高达4%,表明本区土壤矿物的分解过程仅处于脱盐基的初期阶段。
以水化云母一蒙脱石为主的土壤地带
我国内蒙古中部、黄土高原北部和东北西部半干旱草原区,土壤黏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明显增多,并伴随绿泥石和少量高岭石。黏粒的硅铝率在0-8之间,土壤黏粒中K2O含量在0%?0%之间。表明该区土壤矿物分解处于脱盐基阶段,所形成的黏土矿物以2:1型的蒙脱石类为主,同时有水化云母存在。
桂花树种植以蒙脱石一蛭石一水化云母为主的土壤地带
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平原和东北大部分地区是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土壤矿物化学分解过程因气候趋向湿润而有所加强,大部分黄土性母质发育的土壤中,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伴生水化云母和蛭石;黏土矿物的硅铝率在6-4之间,黏粒中K2O含量在8%?3%.而在花岗岩、变质岩上发育的土壤中矿物分解阶段滞后,土壤黏土矿物以水化云母、蛭石为主。总体上看,该地区土壤矿物化学分解达到脱盐基的后期,并且土壤盐基淋溶增强。
以水化云母一蛭石一高岭石为主的土壤地带
我国北亚热带湿润地区的江淮平原或低缓丘陵区,气候、植被、土壤均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土壤中的黏土矿物既有水化云母、蛭石,也有髙岭石形成,土壤表层的黏粒硅铝率在5-8之间,黏粒中K2O含量小于5%.可以反映该地区土壤矿物的化学分解进人脱硅阶段的初期,在形成2:1型黏土矿物的同时,也形成一定数量的I:1型黏土矿物高岭石。
以高岭石一水化云母为主的土壤地带
我国的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土壤矿物的化学分解达到脱硅阶段的后期,矿物分解所形成的水化云母、蒙脱类矿物不能长期存留于土壤中而经脱硅作用形成高岭类I:1型黏土。该区土壤中的黏土硅铝率在5左右,黏粒含K2O不足0%,土壤中盐基淋失殆尽。
以高岭石一三氧化物为主的土壤地带
我国华南、云南南部广大地区地处南亚热带及热带湿润地区,土壤矿物化学分解彻底,硅酸大量淋失,进入矿物分解的富铝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伴有水化云母、蛭石和三水铝石。土壤表层黏粒硅铝率小于0,黏粒中K2O含量小于0%.铁铝氧化物大量累积,并将土壤染为红色。
我国不同地带土壤中黏土矿物的类型与性质,可以体现土壤黏土矿物类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地带性规律。
综上所述,土壤黏土矿物的形成,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黏土矿物形成的种类、数量,同样会在空间上表现出地带性规律。
本文转载自宝林桂花树种植专业合作社
桂花树www.baolincx.com